走進親情,感恩父母
父愛如山,母愛似水。這剛與柔的結合,才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我們,才成就了我們幸福的一生。3月24日,我校七八年級全體學生和班主任老師共聚二樓報告廳,參加了由702班主辦的《走進親情,感恩父母》主題班會交流活動。
這場愛心教育的主題班會從游戲《舍棄》開始。假設我們駕駛著一艘船行走在大海上,船上裝載著代表父母、親戚、朋友、手機、房子、金錢和自己等寶物。當船遇到了風浪,我們必須得從船上扔掉兩樣寶物,船才能保持平衡。 每一次做出選擇,就需要劃掉兩樣寶物。
當你扔掉寶物的時候,就意味著他們將從我們的生活中徹底消失。主持人隨機采訪同學們:你的船上最后留下來的是什么?你選擇的理由是什么?同學們紛紛表示,雖然人生中有很多東西的確都很重要,但唯有父母是最珍貴的,最無法舍棄的。
每一個新的生命,都是帶著父母家人的美好祝福與希望降臨到這個世界的,每一個名字都寄托著家人的愛與期待。分享自己名字的秘密,讀懂父母對我們深沉的愛。名字是人生在世的一個符號,但又不僅限于一個符號,它既代表家族的傳承,血脈的延續,又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殷殷期望。
這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,只有一種愛指向分離,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?!豆庵分v述了一個人從蹣跚學步到長大成人,離家遠行,漸漸明白家的含義,再次回到父親身邊。如果說世界是一片大海,那么父親就是海上的燈塔。兒時的我們像是一條小船,再怎么漂泊,也是圍繞在父親觸手可及的地方,不曾走遠?,F在,我們像是一艘大帆船,夢想大,行囊重,離家越來越遠,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小島,從此離家便成了遠方,父親成為了我們駐足停留的坐標,站在原地默默等待。無論離家多遠,家永遠是駐足的避風港。古語有云:子欲養而親不待,樹欲靜而風不止 ”。韶光易逝,珍惜當下。視頻結束,同學們還沉浸在短片里,久久沒有釋懷。
觀看結束后,同學們通過談感受、講身邊的故事等形式,暢所欲言,進一步表達對“感恩”的認識:雖然父母對子女愛的方式不同,但皆出自真心。父愛是愛的注目,深沉而偏理性;母愛是愛的叮嚀,溫馨而偏感性。
通過這節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,了解父母為自己付出的艱辛,懂得感激和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作為子女的職責,學會如何愛自己的父母,進而實現愛的傳遞,把愛父母、愛家庭的感情擴大到愛他人、愛社會、愛祖國的崇高境界。在活動的最后,同學們紛紛表示感恩和報答是相輔相承的。只有感恩的心還不夠,報答的行動才是最重要的。
最后,702班班主任閤老師對本次班會做總結性發言,今天的班會非常成功,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次心靈上的震撼。她說感恩不只是一種形式,更是一種責任。常懷感恩之心,你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周圍的人和事,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人。